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我全家都是穿来的 第146节(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为这一单,净赚五两银子,宋茯苓真的拼了。

而这一宿,可不止是宋茯苓一人没睡。

挖坑的汉子们,也在火堆照耀下,往死里玩命的刨地。

愣是大半天时间加上一宿时间,不仅将篱笆院子彻底围了起来,而且一圈的壕沟也挖完了。

当时这个“工程”竣工那一刻,宋福生叉腰说:“我看哪个牲口敢跳进来,跳进来我就给它皮扒了。”

且在心里合计着:

到时候他还要在坑堆旁边,每夜都转着圈烧火堆,守着大山,最不怕费柴,让火堆燃一宿的那种。

等他四个地窝子第一茬蒜黄卖完,再多留出些公用钱,多做一些大铁叉子。

他就不信了,就是下来体型健硕的老虎,老虎你穿过篱笆院掉进坑里,从坑里爬出来,你还得越过怕火、跳跃火堆的心理难关。如果这三关你都闯过,那俺们认了,俺们人类就跟你大干一场。

可见,宋茯苓对待虱子的执着,确实是随根了,她随了她爹。

天亮了,大伙累的喝水都大喘气。

马老太又在大伙的目光中,带着宋银凤出发了,带走23锅蛋糕,消失在茫茫雪天。

老太太觉得她浑身更有劲了,不为别的,就冲小孙女都为挣银钱拼了。

而宋茯苓此时躺在炕上,已经睡得极其沉。

钱米寿跪坐在一边,用小手给姐姐盖了盖被,又小小声的叹了口气,这才小心翼翼爬下炕。

灶房里,钱米寿拽住钱佩英衣角,仰头问:“姑母,金饼子呢?银票呢,姑父有没有去钱庄兑出些银两呀?”

钱佩英一愣,这孩子,还是头一回问她财务方面的事。

“你问这些做什么?”

钱米寿很是烦恼地挠了挠瓜皮帽子里的头发,挠完才说道:

“姐姐为挣几两银,很是辛苦。可我真的搞不懂,不能够啊?咱家是有银钱的呀。”

“银钱不得给你攒着嘛。”

小小富二代说:“姑母,别攒了。我怎的劝,你们怎的就是不听呢。要真是我的,你们就该听我的呀。唉,要不然这么的吧,你能不能先给我十两八两,我给了姐姐,然后让姐姐只每日,给我烤一锅点心就行,她就不用赚钱那么辛苦了。”

呦呵,年纪不大,还想要雇佣专人西点师。

第二百三十三章 二三更(为月票2550张+)

钱佩英知道,孩子是既心疼姐姐也是真馋了。

而且米寿在这个家里也越来越放松,听说话就能听出来,已经会拐弯抹角要吃的了。

“姐姐能什么时候给你做蛋糕,姑母不晓得。但姑母晓得,你姐不会要你那十两八两银子,而且今晚咱家吃好的,比蛋糕还香,姑母给你烙馅饼。”

“馅饼?是萝卜馅的?”

“猪肉馅的,纯猪肉陷的,烙出来油滋滋的。”

钱米寿不想笑来着,可控制不住,小嘴咧开了:“嘿嘿嘿。”

钱佩英也笑,小声说爱干啥干啥去吧,你姑父和你姐都睡觉呢,姑母待会儿也得去辣椒园子里看看,你不行往远走。

钱米寿着急要去看挤牛奶,他现在一天不见牛都闹心。要不然也不会这么早起来。

他嘘了一声,意思是那咱们都别说话了,就要朝外跑,又被钱佩英一把给拉了回来。

钱佩英两手蹭了蹭身上的围裙,这才进了屋给取了新棉帽子。

她也知米寿喜欢彩色小皮帽,所以嫌将新棉帽给娃戴上,又将小瓜皮帽扣在新棉帽上。恩,像抗战剧里小鬼子似的,去吧,这回去玩吧。

米寿美滋滋戴着新帽子跑走了。

钱佩英进屋看了看女儿,女儿那面窗户上搭的防潮垫都没敢撤掉,怕阳光照进来,闺女该睡不踏实了。

又走出来,开小屋门,本想望眼正在补觉的宋福生和四壮来着,结果门才开,就差点给她熏吐。

臭脚丫子味简直了,呼噜声也震天响。得亏没让老宋回大屋补觉,要不然就这呼噜,就得给她闺女吵醒。

给两个灶台都添了柴,又给大屋里的炉筒子捅了捅,让火烧旺些,保证屋里暖暖呵呵的,钱佩英这才解下围裙,走出家门。

第一站,她没去辣椒基地,而是去找那几个做大锅饭的老太太去了。

田婆子此时坐在灶台边,一边烤火,一边缝棉鞋。

要不马老太说她仁义呢,田婆子也真是那好样的,人家手里正缝的新鞋就是给儿媳的。

在田婆子看来:儿媳待她好,儿媳是她豁出来卖地才娶家的,生儿育女,对她孝顺。她儿子也很是稀罕儿媳,她还有啥可拿捏的?总共就这几口人,尤其是经了这把事,只求太太平平的就行了,他们能活下来是多大的运气。

田婆子昨下黑,看见宋银凤冻成那样回家,坐在炕上不停地挠脚心,晓得那是脚冻了,她就和马老太不谋而合,将自个被子拆了,从里面掏出本就没多少的棉花,这不就做上鞋了,而且快做完了,明个宋银凤再送货,就能穿新鞋了。

她抬眼皮:“哎呀?她三弟妹来了,快坐这,这里暖和。”

其他几个老太太听到动静,也都纷纷探头,很是热情的和钱佩英打招呼。

王婆子从存粮屋子出来,问怎的啦?大侄子有事安排俺们几个婆子?

钱佩英说她来取粮,想这几日在自家开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