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124.经筵(上)(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经筵一事自汉唐沿袭至今, 然到了前朝,经筵之制渐废,帝王怠惰弃学实乃常态, 以至于宋朝时经筵讲读官尚能坐而进讲, 到了前朝坐读不相闻, 百官上书谏诤也无济于事。

昭武帝黾勉学问, 重拾经筵传统,认为“帝王大节莫先于讲学, 讲学莫要于经筵”, 早先因昭武帝政事繁忙, 是以每月三次大经筵, 到现在春秋两季日日进学,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 昭武帝学问超迈诸多帝王,时常问出一些让人难以解答的问题, 让进讲的儒臣们压力甚大。

方长庚和李国崇都是第一次受此重任,虽然获得了一次和皇帝亲密接触的机会,但两人一夜没睡好也是事实。

两人碰面后看着对方眼下的青黑苦笑,方长庚晃了晃手里准备了好几天的讲章, 为了缓解紧张情绪先开口道:“李大人可都准备好了?”

李国崇在官服上抹了一把手汗, 眼神有些虚无地望向前方,完全没有开玩笑的意思:“可不敢这么说, 你又不是不知道, 好几次皇上问的东西把阁老们都给刁难住了, 更何况我们。这差事到底是福是祸,就看过会儿皇上的心情了。”

方长庚觉得李国崇看起来不太妙,似乎比他想象的还要紧张,不由得道:“也不能这么说,皇上开经筵是为了加进圣学圣德,广知天下事,皇上所问的必然有我们所不知的,但我们也必然知道一些皇上所不知道的事情,所以不用怕答不出皇上的问题,只要我们能讲出一些皇上所不曾听说过的,皇上必然会宽容那些小过错。”

李国崇有些惊讶地看着方长庚,半晌才渐渐恢复如常,赞许地说:“方大人说的不错,既然总会有自己不知道的,不如想想应对之法,让皇上不要盯着这个地方不放,至少也是无功无过。想那些阁老大学士们尚且有许多不曾涉猎的学问,更何况你我呢!”

越说越是兴奋,竟有些跃跃欲试起来,恨不得立刻冲到皇帝面前一展口才。

方长庚看到他的变化并不感到奇怪,因为他在与李国崇共事过程中现这人的抗压能力很强,属于乐天派,心眼虽然多,但不是鸡鸣狗盗、奔走钻营之人。平时嘴上说话也好听,从不给人难堪,在自命清高的翰林人里面,他和方长庚也算趣味相投。就是方长庚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李国崇这样的人居然在翰林院蹉跎了这么多年,以他的情商,即便没到六部左右侍郎的程度,混个六部郎中也应当不成问题。

难道是因为他不会看人,还是李国崇长得实在拿不出手?

方长庚用余光瞟了李国崇一眼,粗短身材吊梢眼,分明就是影视剧里被皇帝宠幸残害忠良的奸臣长相,给人的第一印象确实不咋地。

只是定睛打量,又会现这人的眼神是十分违和的淳朴实在,与他此刻脸上自得其乐的笑有一种奇异的和谐。

想到这里,方长庚不免对李国崇产生了一丝同情,像是感叹又像是说给李国崇听:“这就好像皇上不可能知道京城这么多官员的好坏,在皇上身边炙手可热的大臣未必都是好的,而人微言轻不受赏识的稗官也未必都无才,只是谁也没有错”

李国崇起先还只是随便听听,慢慢地眼神就变了,复杂地望向方长庚,眼底深处的波动越来越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