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6章 刘元起(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刘备醒来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睡在一张绘有精美图案的木床上,床前坐着娘,他以为自己在做梦。

“大耳!你总算醒了!娘都急死了……”母亲看着刘备脸上的淤青又难过又开心。

“娘!你没被烧死?”

“娘命大,你叔父刚把我背出来房就塌了!”

“你头上怎么插了把木剑?”

“傻孩子,这是桃木剑能驱鬼还能除掉身上沾的邪气!我在你头上也插了两把小的!”

“啥?”刘备摸了摸头上的总角,果然左右两边各插了一把小桃木剑。

“贤侄莫怪,这都是你叔母想出来的。俗话说邪不压正,我就不信世上有什么邪气~”刘元起笑着走了过来。

刘备这才发现自己是在叔父家。刘元起的长子刘肥正站在父亲身旁朝他做鬼脸。

“叔父大恩大德!侄儿日后一定报答!”刘备从床上滚下来给叔父磕头。刘元起叹了口气:“你爹临走时托我照顾你们母子,没想到会出这种事……你家烧成了白地,我让人把你小姨的骨灰收了,村里人不让埋只能撒到河里了。”

小胖子刘肥一边搀起刘备一边说:“二瘸子鼓动村民要杀你们祭树神,我爹凭性命担保才救了你们!你们就住在我家,哪儿都别去!”

刘备每根骨头都痛,小胖子这番话让他心里暖暖的,疼痛也减轻了不少。

刘元起的妻子左手提着几个葫芦右手端着药碗从里屋走出来,她是涿县出了名的大美人,不但漂亮还很会持家。

“嫂子也真是!生孩子这么大的事儿也不说一声?元起要是知道就不会带人去楼桑村了!这葫芦也是辟邪的,我昨天给你们一人买了一对,快挂在脖子上!”

刘备的娘头发上插了桃木剑已经很可笑了,但碍于面子还是接过了葫芦,给自己和刘备挂了。母子二人对看都觉得滑稽,可又不好意思笑出声来。

“元起你别离他们太近!说了多少次要小心邪气!这碗菖蒲朱砂汤能驱邪,这里面的朱砂比金子还贵赶紧趁热喝了!”美妇人把药碗递给丈夫。(朱砂的主要成分是硫化汞)刘元起无可奈何的接过药碗,看着碗里的红汤直皱眉。

刘肥问:“娘!我不用喝吗?”

美妇人说:“小孩子阳气盛不用喝,你爹的碗里还有你的童子尿呢!”

刘元起刚把碗里的药喝光,差点没吐出来。

“房子烧没了,我们娘俩无处落脚,给你们添麻烦了……”刘备的娘红着脸说。

美妇人轻皱娥眉笑道:“嫂子说哪里话!都知道我们是县里的首富,鼎盛时家中奴婢上百人。这几年灾疫不断,我们日子也不好过,昨天又卖了几个奴婢……”

刘元起擦擦嘴哈哈大笑起来:“又不是全卖光了!不是还剩三十个吗?”

美妇人骂道:“你还有脸说!人家那些头脑灵光的都趁荒年压低价格买土地买奴婢。全涿县就你刘元起有“良心”,宁肯卖了自家的奴婢也要拿钱赈济穷人!你的良心都便宜了外人!”

刘元起也不和妻子争辩,他笑着走到对刘备的娘身边说:“如今正是乱世,你们就在我家住下!三年后,我出学费让刘备跟刘肥一起到洛阳念书。刘肥从小娇生惯养,有刘备跟着我就放心了。”

“太好了!总算不用一个人去洛阳了!”,小胖子刘肥高兴得跳了起来。他今年也12岁,和刘备在同一个私塾念书。

刘元起笑着问刘备的母亲:“嫂子不会舍不得他去洛阳吧?”

刘备母亲原本也是大户人家的闺女,她当然知道多读书对儿子有好处。何况幽州是抵抗鲜卑的前线,兵员不足时官府就强征少年当兵,刘备去洛阳念书就不用参军了。刘备的娘激动的抹了抹眼泪。

“大耳!还不快谢谢叔父!”

“谢谢叔父!”刘备再次给刘元起磕头。

“客气啥!快起来!”刘元起笑着伸出大手拉起刘备。

美妇人瞪了刘元起一眼没好气儿的说:“你爹是涿县有名的大善人!照他这样行善,咱家就是像邓通那样有座铜山也不够花!将来能给你留三间草房就不错了。”

刘元起常被妻子挖苦早已习惯,但最后那句显然在讽刺刘备母子,他听了有些不高兴。

“村里十个人九个都姓刘,大家祖上都是汉室宗亲。我能眼睁睁看着他们饿死吗?”刘元起抚摸着儿子的头,“俗话说富不过三代,我刚好是第三代。所以破财也是难免!乱世中有钱未必是福,散财就是散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