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书网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一千三百七十七章 各有不同(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内容报错
Video Cover Image

“这套自动装弹系统,和T-72完 全不同啊。”

当坐到了坦克内部的时候,能够感受到最大的不同,就是四周的布局。

不管是T-72坦克,还是己方国内的85坦克,甚至是三代坦克,用的都是同样的自动装弹机,横着上下两圈,一个是弹头,一个是射药包,自动装弹的时候,推弹杆推两次,弹头和射药包就塞进去了。

但是,T-80坦克的自动装弹机是不同的,它的射药包是竖着放置的,弹头则呈九十度,放置在最下面,构成了独特的布局。

当年苏联人把坦克炮的口径提升到125毫米,在这种时候,注定无法再使用装填手了,而且,由于对T-64寄予厚望,所以,他们要求的射速很高,这种自动装弹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由莫洛佐夫设计局设计出来的。

它采用曲柄滑块机构来完 成弹头和药筒提升,利用“啮合推送链条”实现弹药的推送入膛,开火后“壳收集器”抓获药筒退壳,在第二填装完 毕后,“壳收集器”将壳放到第二的药筒匣中。

和T-72坦克的横置的弹药相比,它最大的特色,就是只需要一次装填,就可以把弹头和射药包全部塞进去,推弹杆嗖的一下子,就完 成装填步骤了。

同时,也正是因为如此? 造成了自动装弹机的很多故障,在开始装备部队之中,自动装弹机出现的故障是层出不穷? 以至于让基层的官兵们宁可手动? 也不愿意用这种鸡肋货。

正是因为知道这种自动装弹机不可靠? 所以卡尔采夫才会换一种方式,不过,随着时间的展? 这种自动装弹机也在不断地改进? 成熟,到现在为止,也已经算可靠性很高的了。

秦振华在观看着内部的自动装弹机? 同时也在看着整个炮塔内部的结构。

这种坦克? 是有炮塔吊篮的? 苏联人的这款坦克? 设计的很特殊? 炮塔安装于车体之上? 炮塔吊篮与炮塔是固连的。安装在炮塔吊篮上的自动装弹机弹盘是“挂”在炮塔之上的。由于自动装弹机需要和火炮保持同向,这样可以保证选弹机独立于炮塔旋转,满足了选弹的功能要求。

同时,也可以看到下面的射药筒和弹头成“L”型放置,药筒垂直、弹头水平放置。这样? 等到操作的时候? 就会有一个推拉机构的作用。那么? 也就意味着装弹过程的操作是复杂的。

就在秦振华观察着造型独特的自动装弹机的时候? 王晓玉也在观察着火控系统,她来这里,就是来观察火控系统的。

坐在这个位置上? 最吸引她注意的,自然是那个1G46瞄准具,这个瞄准具的个头很大,打开预热之后,可以看到里面的着绿光的镜片,上面有很多的刻度,当坦克开动起来的时候,这个瞄准具内部的景象一动不动,是独立的双向稳定的。她试着转动了一下,瞄准的俯仰范围,应该是负十五到正二十度,两边移动大概是八度左右。

然后,当她从瞄准具上把眼睛挪开的时候,立刻就看到了另一个装置。

热成像仪!

谁说苏联人的坦克,只有红外大灯的?苏联人当然也是知道夜间作战的重要性的,他们绝对不仅仅满足于微光夜视仪,早在七十年代,苏联人就已经开出来了于坦克的原型热成像系统。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